文章详情
空 间

潘冰新杂文系列


社会不断的在进步,空间这个概念也随之延伸,比如:QQ空间、微信空间,还有类似的许多名堂的空间。从空间的实质意义上说,它就是一个有着三度关系的尺度,可以容纳用于人们居住、存放物品的场所;现在它又有了虚拟的含义,也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和老人们聊天时会聊到很早时候的村落,那是我们童年时候的一点印象,是老一代人们青春洒拨的地方,是更早一代祖先们曾经的沧桑历程。那个村庄在我的记忆里似乎多少年没有太大变化,但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它并不是很大的空间,但在我们童年、少年时候与家人在一起过着贫朴的生活,让人们觉得它就是一个家,一个老家。


 

需求分三个层次:第一级需求是温饱,第二级需求是物质享受,第三级需求是精神享受。显然,在当初的村落时期属于第一级需求,温饱甚至也成困难,但那个时候对生活充满了憧憬,幼稚地享受着生活却并不知家长担负的重担和忧虑,也在向往中度过,在向往中拼搏,不失为一种精神的世界。


 

物质的空间利用古今是有着差异的。建国前后村落里的一家几代可在一处宅院里生活,多少年来村子并没有扩大到如何如何;到了六七十年代,村里的小伙子成家有一间独立的房间便可以了;到了八九十年代结婚需要一座独院才可以;而到了现在,城里没有商品房是不可以的,你在农村有一套砖瓦到顶的房子并有独院也不行的。纵观几十年的变化,人们的需求已进行了多少次递进和深化!


 


现在人们拥有了偌大的物质空间可忘却了自己心灵的空间。

有的人为已经占有的物质空间而不停地忙碌来还房贷,似乎已经没有时间闲下来又似乎是已经生锈的闹钟一旦停下来就不能继续运转了一样;有的人已经拥有物质空间但也是为了拥有更多的物质空间而努力“奋斗”着。他们“追求”、“拼搏”,换来的空间大抵用来存放所购物品,思想着实没了栖息地,这确已迷失了自我,挤占了自己的精神花园。

社会进步是主流的,科技进步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品质,如果我们只徜徉在享受科技成果的幸福里,思想注定会生锈,进而蜕化成贪婪的人。

只拥有物质、占有物质,远不比拥有思想更强大。世上伟人、圣人留下的是思想而非纯物质!

试着给自己留块“自留地儿”,把思想放在那里,也可以在那里休息,在那里畅想。把自己的感情寄托给她,她会守护你的心灵,滋润呵护你的心灵,在那里可以得到慰藉,精神之花才得以绽开。


 

这个空间并不大,是放下一本书的面积,盛下梦的场景;这个空间也很大,能放飞理想的起跑场,能遨游太空的发射台,能画下心灵的千万种色彩。但是,假如思想已经被充斥,那就会连做梦的功夫都没有了。


 

给自己留下一点空间,做你想做的事,让你的思想归于淳朴,让时间的水烧烧你精神的花园吧!



潘冰新,笔名民子,号品古,抱朴斋主人,一九六五年出生,祖籍山东禹城。系山东省德州地区书画家协会会员,工艺美术师,北戴河文谷书画院专职篆刻家,山东龙禹文化公司设计师,见山书院专职书法家。 民子受家庭熏陶,自幼随家父习字绘画,初中参加文化馆美术训班,十九岁考入德州师范专科学校艺术系学习美术专业,受教于田瑞等教授。书画都有很深的造诣。几十年来苦心历练,在书法,上自楷书开始临习颜真卿、柳公权,行后得益于山人一村挚友的指导,通过长期学习赵孟頫、二王及米芾等书帖,对书法的认识有了更大的提高。民子擅长楷书,兼攻篆书与篆刻,作品曾多次参加省地级展览并获奖。民子的书法和工笔画在世界华人诗书画大赛荣获铜奖。 凭执著之心,品古人笔意;抱朴素之念,书自然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