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书画家
>
书法家>
张松涛 山人一村 民子(潘冰新) 黄添喜 贾学国 汪钟鸣 苏士澍 黄立成 樊敬谦 张明虎 刘明 张新录 郭新富 杨克东 杨洪迪 邓志贤 赵旦云 解同国 何国富 葛天孝 黎永烈 李海生 毋笃胜 萧逸 茹进存 周文斌 王洪亮 周伟平 陈启智 许得清 鞠初远 王群合 王玉喜 马英庆 杨海卿 郑传彪 齐志义 孟凡俭 陈顺安 吴文恭 陈庆祯 吴建中 钟秉成 顾淮东 姜国亮 张荣臣 李振兴 赵君元 曹银虎 张光信 王柏林 张富荣 李海鸣 周黎明 聂亿林 杨槐 许锦宏 徐如钢 刘燚 姚孝文 汪新来 孙海德 张守群 王洪德 张嗣让 曹学刚 张会有 魏锦华 石俊海 周海 乔振国 郭世昌 林对光 何春海 赵树军 孙国亭 刘吉旺 王竹廷 陈廷怀 刘喜富 郭致麟 刘文清 范武刚 李永峰 茹丙午 齐国栋 乔胜军 苏茂智 李述安 晋耀文 冯智宏 赵得云 孟凡坤 花振荣
国画家>
刘丽芳 曹增奎 王桂臻 肖甲文 张淑平 李冀湘 纪兰云 颉群章 李海泉 民子(潘冰新) 张祺晟 闫成壮 宝力格 姚永革 梁小友 张庆刚 吴成友 张旗晟 王猛 刘利剑 罗连筠 赵无极 闫友会 杨晓弟 潘丽君 张会燕 李玉龙 王秀臣 那庆江 孙正馨 裴龙 汪桂芬 何玉英 陈桂芝 陶天翊 周怀峰 徐汝青 张宝洋 李雁飞 贾广宗 魏宏声 杨和平 侯望发 张亮 魏鸿 李坛计 康忠显 宋兆钦 李社安 王顺泰 楼开敏 刘乃成 孟繁楫 郑宗用 徐小明 崔伟丽 刘桓麟 王洪武 祝伟民 彭甫召 张连合 李涛 郑建鹏 杨志强 李丕民 岑光荣 郑小平 许文高 徐光荣 王国山 李澎彬 陈烈 田英华 李存玉 宗明志 肖泽宁 胡媛媛 邵玉虎 張渔樵 张渔樵 关腾飞 邓集文 陶文元 文建海 武吉廷 徐佩铭 肖福昌 刘会群 孟繁楫 张云海 董勇刚 徐枝贵 张凤亮 陈亮 杜勇 李书民 金朔瑫 齐国栋 谢从荣 姜晓琦 孙秀萍 李乃华 郭培玉
油画家>
王春红 张维源 潘冰新(民子) 王强 李西涛 王惠勤 方双燕 姚福兴 翁文龙 陈德水
水彩画家>
彩铅画师>
素描
>
书册
>
北龙
>
画家周尊圣的天山红雄浑壮美 境界宏大,尽显高古之美

墨缘斋文化官网 / 2022-07-06


周尊圣,1958年生于黑龙江林口县,1982年师承于志学先生,1993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画家、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曾在《美术》、《美术观察》、《中国书画》、《国画家》、《江苏画刊》、《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北京周报》、《中华儿女》等报刊杂志发表专题文章,作品多次参加大型展览并获奖。



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对新疆的自然山川、风物人情、丝绸古道进行深入探索研究。历经二十几年二十几次走进新疆,在文化与传承、艺术与创造中创立了“天山山水画”的独特风格,拓展了中国山水画创作的新领域。其作品追求悲壮之美、苍凉之美、雄强之美、阳刚之美。以大漠为纸、胡杨为笔,以炽热的红色激情,泼洒生命的旋律,谱写天的大象、山的风骨,奏响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乐章。近年来以天山红、黄土坡、黑土地为系列研究课题,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色彩,不同表现手法,探索山、坡、地的文化内涵。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很难想象一个东北汉子为何会独独痴迷于南疆大地。天山,一个勇者想征服的圣地、智者讴歌灵魂的净土,这样一个极具神奇魅力的人间圣地在周尊圣的心里,却早已成了宣泄笔墨、舞动天山的艺术之魂。品读周尊圣先生的“天山红”,感受到的不止是天山独有的博大、俊秀、苍桑之境,个人内心更是犹感亲历天山脊梁、手触天山山脉,浑然已与边疆圣土散发出的气息融为一体,不知为何,此时怎会生出一丝感动来。周尊圣曾多次深入天山,长途跋涉,多年来饱经创作的寂寞和环境的疾苦,形成了他以西北“天山”为创作基地,以“天山山水画”为主体风格的“周尊圣天山山水画”,阳刚劲美的画风精彩了中国。——韩坤

尊圣的天山山水画,在吸取、博采众名家精华基础上,努力寻找与自己个性与语言的契合之处,浑然一体,最终凸显出自己独特风格和心灵感受,既恰当地表现天山阔大险峻的地域特征。又抒发了自己悲壮苍凉的精神感受和个性化的审美心态与生命意味。他传递的视觉信息,具有明确的精神指向,是自然之象与主观心象的凝结与重组,包容了无限的文化含量,感染着观画的读者。——于志学



他用浓墨干笔勾勒出天山冷峻的岩层、干涩的沙漠,通过反复皴擦,刻画出起伏连绵的山峦,沟壑纵横的地貌。在他的笔下,形式感和笔墨得到有机的统一,体现出个人情怀和造物美景的有机融合,呈现出天山的壮丽、苍茫和洪荒之美。——邵大箴


如果说生命的独特情感是艺术的本质,那么一个画家的精神活力得以对象化到自然物身上,使人化的自然直接能感受到一种本质力量的存在,这就是画家周尊圣天山情结下的艺术创造提供给人们心灵生动而永恒的审美价值。——王西京



周尊圣笔下的天山是泛红的,峰如纵板,岩似裂木;看似实景,意藏神奇。雄峰竞上,峡谷幽深,林木尽删,独留峰趣。可谓尽摄南天山风貌之魂也。至于沙漠瀚海,则笔下水银泻地,牛奶遗珠,波纹层次,似可触手,温柔怜爱,不类弃地。沙漠瀚海也好,群峰峡谷也好,都是周尊圣的心境。——周涛


周尊圣为什么选择了新疆?在进入新疆后又首选天山为感知空间,先后在天山寻美达十几年之久,其最大的收获是找到了艺术冲动的燃烧力和属于自己的艺术样式——“天山红”。美的原形就在自然之中。“道法自然”,必须深入到自然的美的源泉之中去。



自然本身的属性及其美的特征,一旦被画家选准,成为他感应的气场和资源库,便能高度敏感地把天界、地界、人界冶于一炉,从原初感受到符号完形,从内容特质到形式规范,要经过反复实验以臻最佳境界,才能把大道天规与血脉精气在心灵中迹化为一,才能实现原创的理想。“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我从内心里发出一句话:“周尊圣有今天这样一种‘天山红,独一无二’的样式,谈何容易!应当给予充分肯定!”巍峨壮美的天山,织就成锦绣画卷,“天山红”已彰显为周尊圣艺术生涯中的一个标志。这标志惟周尊圣所独有。 文/ 周韶华

著名山水画家周尊圣在工作室创作大幅天山红系列作品

雄浑壮美天山红



《天山红》 68cm*45cm 2017年作

美丽、苍茫、神秘的天山,在新疆人心目中是神圣、赋予万物生命的圣山,而在艺术家周尊圣的眼里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从90年代初到今天,周尊圣二十余年二十余次深入新疆腹地,少则一个月多则半年,身在天山的疲劳疾苦,却远远赶不上旅途跋涉的艰辛和画案前的创作寂寞。在周尊圣这里,绘画不是一把轻松愉快的安乐椅,更像是一个独自西行寂寞求真的苦行僧。

《天山红》 68cm*45cm 2017年作



周尊圣对天山山水画的创造形成作了多方面的考虑。他曾在手记中如此概述:中国画精神与语言的继承与地域性的选择。境界是国画精神氛围的表达,而绘画形式结构的不同所体现的气息、性格、笔法也各有所区别,更多的是秉承先贤和天赋而超逸脱俗。

《天山红》 68cm*45cm 2017年作



著名山水画家周尊圣与著名艺术评论家刘锡林在创作的天山红作品前共舞

著名山水画家周尊圣2015年为长春市福林轩创作的《长白红韵图》260cm*560cm

读尊圣的山水画 文/田黎明:尊圣的天山红已成为他山水画的精神象征,以红色写出了大西部的壮丽,沧桑之境。尊圣是一位有情怀,有深邃思想的艺术家,他所创作的一切山水,无不体验着雄浑、风骨和澹远的审美思想。他的一切技法都在诉说着这一主题,由此而生发的笔墨意义在本质上呈现了尊圣对山水精神的向往,探索和觉悟。